
本报讯(农民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)日前,全国畜牧总站印发《关于筹建国家种畜禽遗传评估专业中心的通知》,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的支持和推动下,内蒙古大学成功获批为“国家羊遗传评估中心”筹建单位,该中心为自治区首个国家遗传评估中心,也是全国唯一一个羊遗传评估中心。
“国家羊遗传评估中心”是羊遗传评估、羊种业大数据管理和科技创新的重大平台载体,是农业农村部成立国家种畜禽遗传评估中心下设的11个猪、牛、羊等遗传评估专业中心之一。
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种业管理处处长蒙志刚表示,“国家羊遗传评估中心”主要定位于全国羊的遗传评估和羊种业信息的大数据收集、整理、汇总、统计、分析、推广和最新科技成果的展示。该中心可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撑、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、为社会提供公共信息服务。该中心的获批和筹建,将极大地推动羊种业发展。
“内蒙古牛羊育种创新能力和种源供给能力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。”蒙志刚表示,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方面,内蒙古全面开展了全区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,优质地方品种乌珠穆沁羊入选国家十大优异畜禽遗传资源,认定了1家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。建设了蒙古牛、苏尼特羊、乌珠穆沁羊、内蒙古绒山羊(阿尔巴斯型)等7个国家级牛羊保种场(保护区)。在育种创新方面,今年内蒙古启动了肉牛、肉羊育种联合攻关项目,通过整合涉农科研院所、高校和企业等各类资源,组建“牵头单位+首席专家+创新团队+优势企业”的育种体系,解决资源分散、单打独斗、形不成合力的问题,锻造长板、补足短板,给予五年以上持续支持,力争打造全国领先的牛羊育种体系。
内蒙古培育的国内排名前100的西门塔尔、荷斯坦种公牛数量均居全国首位,华西牛、杜蒙羊等优良品种陆续通过国家审定。至今已形成9条措施支持华西牛持续选育、良种扩繁、推广应用等工作,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与锡林郭勒盟委、行署制定出台《支持锡林郭勒盟建设华西牛种源基地实施方案》,全力推进华西牛种源基地建设。
截至目前,内蒙古自治区有国家级肉牛、肉羊核心育种场10家,种公牛站5家,数量均居全国第一,具备年提供20万只种羊和1000万剂优质牛冻精的生产能力,既能满足区内需求,又能向区外供种。